拼多多发布了一份让外界震惊的财报。2023年第二季度营收522.807亿元,同比大增66.3%,净利润131亿元,同比增长47%。
一、拼多多财报显露实力
在电商形势整体增速缓慢的大背景下,这样的业绩显得格外出众——不仅远超同行,也在几个关键数据上远远超过了外界预期:
市场原预期拼多多的营收将在436.79亿。不少人采用狂飙、炸裂、沸腾一类的词语来形容这份季报。
拼多多什么时候会遇到增长瓶颈?在这家电商第三极的用户人数超越京东时,类似的问题就成为了大家关心的重点。到了2020年底,拼多多的活跃买家数更是超过了阿里巴巴,仅用了5年多的时间就跃升为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电商平台。但目前看来,它的狂奔还没有停下的迹象。
竞争对手们始终没有等到拼多多的颓势。相反,即便是阿里、京东们开始在创始人指导下投入重金回归低价,依然没能阻止拼多多的增长势头。二季度,京东营收同比增长7.6%,淘天集团同比增长了12%。
综合过去几个季度的财报来看,绑定了下沉市场和低价心智的拼多多,几乎势不可挡。
面对这样的成绩,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还表示公司仍然处于成长期,盈利不是首要目标,而是价值创造的自然结果。
如果算上即时零售的美团,根据公开数据和第三方测算,在2022年,国内GMV接近万亿规模的电商平台有6家,其中阿里凭借旗下淘宝天猫稳坐鳌头,GMV规模达到8.3万亿。京东与拼多多咬合很近,凭借过往优势京东以3.47万亿的GMV领先拼多多的3.3亿。再往后是美团的1.6万亿、抖音电商的1.5万亿和快手的0.9万亿。
按照目前的情况,拼多多的GMV在今年超越京东,稳定行业第二,可能已成定局。
仔细分析财报中的各种细节,可以发现增速、规模还不是拼多多业务能力的全部表现。
以营销费用为例,拼多多营运开支总额208.72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41%。
其中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为175.42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55%,主要用于促销及广告活动的开支。但这部分增长很好地被营收和利润的增长给掩盖过去。
比起京东为了打造618,在2季度营销投入环比增长43亿多,拼多多2季度营销费用环比其实只增加了不到13亿。而从京东财报来看,增加的巨大投入对于收入的贡献率并不算出色。
这也意味着,拼多多在用户处的低价心智已经相当稳固,并不需要在友商的攻势下跟进推广和补贴,就能保住业务基本盘。对比之下,淘天和京东的大动作能否重新向用户传递出低价信号并取得认可,可能还需要把时间拉到更长的尺度观察。至少在今年上半年,拼多多在消费下行的大环境中如鱼得水,而竞争对手依然水土不服。
二、出海业务顺利
另一方面,二季度拼多多的研发和管理费用支出仅为33.3亿,在营收暴涨和出海业务广铺的情况下,这部分支出几乎没有变动,展现出强悍的成本控制力:Temu的海外扩张没有像外界担忧的那样,成为一个烧钱的窟窿。
事实上,今年2季度拼多多的销售、行政和研发费用率仅有39.9%,创下了上市以来最低水平。
拼多多的出海计划Temu的情况如何,值得被重点关注。
就在昨日,Temu正式杀入东南亚电商市场,并选择了菲律宾作为桥头堡登陆。另有消息称,Temu或将在9月陆续登陆马来西亚、泰国、越南、新加坡,在这个竞争激烈而市场广大的新兴市场全面铺开业务。
要知道,Temu进军日韩也就是上个月的故事。7月初Temu上线日本站,并登顶日本iOS商店购物APP下载榜第一。7月下旬,Temu的韩国站也正式上线,将低价风暴吹到阿里速卖通的腹地。
相比起本土巨头林立的日韩,人口红利发达的东南亚一直被国内互联网巨头视作兵家必争之地,不少人相信这里有机会再造一个阿里、腾讯。于是地缘上临近的东南亚已经挤满了玩家。
Shopee与Lazada激斗多年,一个背后站着腾讯,一个背后站着阿里。TikTok的CEO周受资也曾亲自赴新加坡和印尼考察,并许下承诺未来2到5年将在印尼投资100亿美元。
就是这样一个竞争高度激烈的市场,Temu还是说进就进了。这背后是它全球扩张顺利带来的充足底气。可以说,拼多多2季度的营收增长,很大一部分应该就来自于Temu的贡献。
当外界还在对0.99美元的亏本促销指指点点时,这一跨境电商的新玩家已经实践出了自己的全托管模式。凭借对国内供应链的把控,和在海外运营能力
据晚点LatePost统计,今年2月以前Temu还只在美国运营,2月开始,Temu开启了全球扩张模式,截至 6 月末已经大约在22个国家实现运营。
第三方数据显示,其GMV规模已达到20至25亿美元左右。Temu在全球化扩张的道路上一路狂奔,显著拉动了一条增长新曲线。
三、巨头激战,利好消费者
毫无疑问,拼多多为国内电商同行们带去了十足压力。无论是刘强东在去年11月的回归,还是马云在5月的内部会议,都把目标指向了低价著称的拼多多。
拼多多的高管们,并不忌惮这种竞争。负责国内业务的拼多多联席CEO赵佳臻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,他不意外对手们会加码补贴,行情在变得更加的激烈,“从消费者出发的竞争,有利于行业发展,对消费者和平台都是好事。行业飞速发展,应对变化的核心是立足消费者需求,提升自身的能力。”
除了百亿补贴和百亿农研外,拼多多在上季度推出了百亿生态专项,将资源优先向优质商户和商品倾斜。赵佳臻表示“这一专项正带领平台中小企业和优质商家提质增效,进而带动平台整体服务效率与品质的提升。”
电商报此前分析拼多多的低价电商体系时注意到,拼多多去品牌化的底层逻辑始终在压迫平台中小商家。破局的关键,在于能否倒逼出更具效率的新兴供销关系,最终形成更健康的低价供应关系。
而百亿生态专项,确实是在这个方向上努力。在体量上拼多多仍然未能赶超对手,自身在物流等领域的功课也有待补齐。阿里与京东,都还持有巨量现金流,和不错的业绩基本盘,三方竞争的局面在短期内看不到巨大变量。这也意味着,从价格到履约、服务和上游供应链,巨头打架的局面仍将持续。
唯一可以确定的是,这些竞争最终都将转变成红利,向消费者释放。